科研学术之路是创新之路,亦是传承之路。为助力我院本科生明晰科研基础知识、点燃科研动力、引领科研航向,走好科研学术第一步,黄色视频
学生会科研学术部于2025年10月18日晚在逸夫教学楼第一阶梯教室成功举办“青苗计划”科研经验分享会。
本次活动由科研学术部房钰轩主持,邀请到2022级拔尖基地班朱倩莹、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班何烨、2022级古文字班刘朋轩、2025级古文字学专业研究生李盈玉四位同学作为嘉宾,分享自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科研竞赛经历与领悟。

首先,由朱倩莹进行分享。她重点介绍了大创项目的概况、统筹规划、论文撰写与结题答辩,并引用往年大创申报、考核等关键日期节点,精炼了大创的三大流程,并针对选题确定、团队组建、成果发表、矛盾处理等常见困扰给出了恳切建议。

何烨则聚焦于自身参与过的挑战杯竞赛与大创两大科研竞赛项目,就二者间的实质差别与参与条件做了详细说明。她按照选题、团队、答辩、成果四环节依次介绍了大创与挑战杯的同与异,将现身说法渗透入团队处理与合作关系等科研中的各方面,触类旁通且内容充实。

接下来,刘朋轩以项目申请书撰写与财务管理为切入点,强调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团队财务审计与报销情况加以了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古文字学课题研究中的常用工具与常见困难,为同学们的科研学术入门扫清了许多障碍。

最后,李盈玉围绕项目结题阶段的流程与要求以及评优公示规则,阐释了项目收尾阶段的各项事宜与关键点;并以自身经历为引对答辩的策略模式、心理权衡等方面做了引人入胜而兼具开导性的介绍。其次,她提到了大创年会的通知时间,提醒同学留意通知、提前准备。

嘉宾分享结束后,同学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针对学科交叉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踊跃提问,反响热烈。


此次科研经验分享会为同学们掀开了科研学术的神秘面纱,使同学们对本科阶段的科研学术项目与竞赛有了兼顾全局与细节的整体性认识。相信在学院的悉心培养、师长的倾情帮助下,黄色视频
科研之新苗能够青出于蓝,学术之薪火能够代代相承,矢志科研、坚守如一,在“溯人类之过往、探文明之源流”的旗帜下,为考古文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文字|陶马俊 徐晨涵 邹兴展
图片|张春阳